经济实力:强省会的逆势上扬
2019年南京市实现GDP为14030.15亿元,按照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9.44%,列全国城市11位,是全国16个GDP万亿元俱乐部之一。今年第一季度,南京GDP列全国第9。当然,这个经济增长与南京产业结构有关,也和南京早早出台“宁惠十条”,从而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有关。南京经济的增长,无疑为南京朝着“强省会”迈进了坚实的一步,对提振体育产业在内的行业信心也大有裨益。
经济增长给了体育产业极大的推动。南京还吸引社会资本投资体育产业,2017年南京市政府出台《市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1000亿元,占全省目标值的1/5,体育服务业收入总规模超过500亿元,体育消费总规模达到400亿元左右,成为我市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南京还设立了体育产业发展引导资金,每年拿出约1000万元引导资助相关项目。2018年该资金资助社会力量举办体育赛事项目7个,2019年为8个。今年南京市体育产业的目标增加值与GDP占比不低于2019年。根据《2020年度南京市体育产业发展引导资金绩效目标公示》,今年南京市有880万的体育产业引导资金项目,其中30—100万的项目13个,共计550万;50—80万的体育赛事项目2个,共计130万;“十强”体育企业资助资金10个,每个20万,共计200万。
经济发展也为南京市促进体育消费,繁荣体育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南京市也吸引民营资本、鼓励社会力量投资体育产业,从而推动体育产业发展。以2019年夏天为例,英超亚洲杯、国际冠军杯等高端顶级商业足球赛事在南京举行。另外,南京有中超、CBA球队,并且有参加中国排球超级联赛的球队。
据《新民周刊》相关报道,南京市工信局统计显示,到2月21日,全市实现规模以上企业全面复工。南京将有25万中小微企业受到支持,可获各项补助达30多亿元。
2020年3月,随着南京全市列入“低风险地区”,南京市政府统筹资金向市民和困难群体发放总额3.18亿元消费券。消费的领域包括餐饮、体育、图书、乡村旅游、信息、困难群众及工会会员七大类。其中安排1000万元体彩公益金用于本次体育消费券的发放,共发放20万笔,每笔额度50元,可在南京市辖区内体育健身场馆使用。
赛事资源:高层次的全面开花
南京提出了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体育赛事举办中心的口号。
在综合性体育赛事方面,南京是2005年江苏全运会开闭幕式和田径等项目的主办城市。2013年南京举办了亚青会,2014年举办青奥会。
单项赛事方面,南京举办了2016年世界速度轮滑锦标赛、2017年全项目轮滑世锦赛。2016年,国际轮滑联合会授予南京“世界轮滑之都”称号,南京成为全世界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被授予该荣誉的城市。
南京举办了2017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据测算,累计观众10.55 亿;总计播出时长达2699小时。该赛事是国际排联A级赛事,2018、2019年连续2年在南京举办,今年赛事因为疫情受到影响。
南京还是2019国际篮联篮球世界杯8个举办城市之一,也是上座率最高的城市之一。资料显示,篮球世界杯8个赛区累计现场观赛人数超过60万人;总票房收入超过2.8亿元;有3.75亿电视观众收看本届篮球世界杯,比上一届世界杯2.14亿观看人数提升了75%。
此外,2018年南京举办了羽毛球世锦赛;2019年举办了国际田联田径挑战赛、国际排联沙滩排球世界巡回赛等赛事。世界室内田径锦标赛2021年将在南京举行,这将是我国首次举办该项赛事。
在全球体育影响力100强城市排行榜上,2012年南京的排名为42位,2017年已经跃升至全球第10位,列全国第二。
南京市还鼓励各区积极创办“一区一品”赛事。
群众基础:全项目的普及程度
南京有着雄厚的体育运动的群众基础。
以马拉松为例,2017-2019年,江苏省举办的马拉松赛事数量均列全国前3名,其中南京举办了许多马拉松比赛。
南京马拉松2015年开始举办,其中,3年就获得中国田径协会金牌赛事称号。据有关方面测算,2017年南京马拉松有39154人报名,外地选手占了47.9%。全马中签率是56.48%。2017南京马拉松赛创造经济效益4.65亿元,其中直接经济效益2.08亿,间接经济效益2.57亿。2020年南京马拉松已经成为世界田联银标赛事。
南京浦口女马2016年开始举办,是江苏省首个纯女子马拉松赛事。2017年南京浦口国际马拉松赛暨全国女子半程马拉松锦标赛吸引了24个国家和地区的3684名选手参加。2019年该赛事仍然和全国女子半程马拉松锦标赛合二为一,吸引了4600多名女性跑者,并且举办了国际女子马拉松高峰论坛。目前赛事为中国田径协会金牌赛事。
南京的乒乓球、羽毛球项目非常普及。如南京市下关体校培养了陈金、徐晨等多名羽毛球世界冠军,被称为“世界冠军摇篮”。解放军羽毛球队和下关体校在羽毛球后备人才培训方面进行全方位合作。
南京开展击剑运动较早,我国第一块击剑金牌的获得者栾菊杰就来自南京。现在在西班牙联赛效力的武磊也是南京人。
南京是“世界轮滑之都”。在2018雅加达亚运会上,由国家滑板队南京龙江体校训练基地培养的张鑫、娄佳怡分获女子滑板碗池第3名和第5名。夏季奥运会的滑板项目与冬季奥运会的单板滑雪项目有许多相似之处。南京在跨界跨项方面进行了尝试。目前国家滑板队、单板滑雪(南京)集训队定期在南京市体育训练中心等地集训。
南京体育基础好,还体现在南京人喜欢看体育比赛。2018年世锦赛羽毛球票房为历届世锦赛最高。2019年篮球世界杯南京是票房最好的城市之一。南京举办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后改为国家排球联赛总决赛)的3年(2017-2019)中,票房很不错。南京以及整个江苏市民参与乒乓球和羽毛球的意愿也比较强,基础和氛围非常好,涌现了李菊、杨影、范瑛、葛菲、顾俊、孙俊、石宇奇等世界冠军。
地理上南京处于南北交界,有山、有河、有湖,便于开展各种体育项目。南京中小学体育氛围不错,大多开展传统体育项目。此外,南京市团市委也资助和推动中小学的体育项目开展。南京的民间赛事非常多。
政策支持:多举措的全力推进
在社会各界支持方面,南京有一定的优势。如智力支持方面,南京体育学院训练、教学、科研三结合,多支江苏省队在南京体育学院训练。南京体育学院的中国网球学院拥有全部四大满贯的场地。
近期南京也出台了促进体育产业发展、体育项目发展的相关政策和规划。
2018年南京市体育局、南京市财政局公布了《南京市社会力量举办体育赛事资助管理办法》。该办法明确资助对象为本市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举办的具有较大影响的国内外重大体育赛事以及体育传统品牌赛事、具有本地自主品牌体育赛事,并采取赛后资助方式。资助标准方面,办赛机构可获得赛事投入不超过30%的资助资金,国际性A类等级单项体育赛事最高可达200万元。
2019年12月,南京市体育局印发了《南京市山地户外、水上、航空、冰雪运动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5年)》,未来南京市将在山地户外、水上、航空、冰雪运动四项运动方面发力。《规划》提到,这四项运动“对推进我市体育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发水、陆、空自然人文四季资源、推动我市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建设‘世界体育名城’具有重要意义。”到2025年,南京将实现四项运动产业总规模500亿元。(陈国强 体育Bank特约专栏作者)
版权©2020南京世界田联室内锦标赛组织委员会
World Athletics Indoor Championships Nanjing 2020 Organising Committee
IPC备 苏ICP备19050261号-5